“禁酒令”动了谁的奶酪
“禁酒令”动了谁的奶酪
2023-02-08白酒市场近期可谓是状况频出,前有证监会限制白酒企业主板申报传闻,后有中国人保财险党委办发布“禁酒令”通知。多项内容的出台,导致白酒资本市场出现波动。2月7日,白酒板块以2733.37元开盘,开盘后出现小幅下滑,跌幅为0.26%。如果说资本市场因“禁酒令”情绪化波动已经有所体现,而对于中高端白酒的影响则更具冲击力。去年10月,网传一份“禁酒令”文件截图中提到,严禁公款宴请、严禁饮用以茅台为代表的各种名酒。
业内人士则认为,类似“禁酒令”的文件每年都会发布,但并没有影响国内酒类消费的正向发展。资本市场看似反应迅速,但多为短期波动而已。因“禁酒令”多为公司规范商务行为,所以对中高档白酒的指向性更突出。从过往禁酒令发布来看,名优酒动销和价格影响深度和周期更长。
“禁酒令”再现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国人保财险党委办发布的一则《关于印发“禁酒令”的通知》,在白酒资本市场引起小波澜。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,中国人保财险发布的“禁酒令”共6条内容,严禁在内部公务活动期间饮酒。从通知的内容来看,“禁酒令”要求中国人保财险员工在工作期间以及公款宴请等时间,禁止饮酒、酗酒。对于“禁酒令”的内容,北京商报记者向中国人保财险发出进一步采访需求,截至发稿前,并未予以回复。
北京茅台经销商表示,目前并未听说有“禁酒令”的相关内容。有酒商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此次“禁酒令”只是企业内部行为,目前终端市场动销并未受到影响。
事实上,中国人保财险的“禁酒令”,并非市场上首份,近年来不少行业均发布过“禁酒令”相关内容。北京商报记者梳理了解到,2019年4月,国寿财险唐山中支在作风建设大会中提出转变会风“六不准”、公务接待“六禁则”、纪委“禁酒令”。2018年5月,中华财险信阳中支制定下发《中华财险信阳中支工作日禁止饮酒的规定》。2017年,原保监会党委办公室发布《关于在保监会公务活动中禁止饮酒有关事宜的通知》。
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表示,中国人保财险的“禁酒令”既不是新鲜事,也不具普适性。公务接待在白酒的消费份额中并不是压倒性,因此,“禁酒令”消息只是白酒板块在前期快速反弹后进行再次估值修正的导火索。白酒板块虽然在A股中极具韧性,但也不是单边上涨。估值修复波动并不鲜见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2016-2017年间,市场频出“禁酒令”。贵州、江苏、安徽等多个省份陆续出台、升级“禁酒令”,要求公务接待活动一律不得饮酒、禁止公款赠送任何酒类,并对违规公款购买高档白酒展开排查整治。在2017年8月,贵州省出台《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》后,白酒个股股价出现下跌,部分白酒股股价跌幅超6%。
资本小震荡
从资本市场来看,受“禁酒令”影响,白酒板块出现小幅下滑,截至今日收盘,白酒板块跌幅为0.22%,部分白酒股股价也出现下滑。除贵州茅台、五粮液、山西汾酒、岩石股份、天佑德酒外,其他白酒股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。据了解,以贵州茅台、五粮液等白酒企业为代表的白酒头部品牌,2月6日总市值蒸发超700亿元。
事实上,每次市场上流传出“禁酒令”的相关内容,都会在一定时间内让投资者产生“焦虑心理”,导致白酒板块会出现一定的波动。去年10月,一份网传的“禁酒令”文件截图中提到,严禁公款宴请、严禁饮用以茅台为代表的各种名酒。虽然截图来源不详,网传文件不完整,但依然使得白酒板块连日下滑,中证白酒指数单日跌幅一度超过5%。
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,“禁酒令”会对白酒板块短期形成一定影响,股价也出现了相应调整。但从此前的经历来看,“禁酒令”并不会改变白酒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,特别是业绩优良品牌白酒品牌,具备比较大的投资价值。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受“禁酒令”影响,近两天市场对白酒板块有一定的担忧,导致白酒股出现下跌,这种心理也是市场回归的必然过程。事实上,“禁酒令”多为公司规范商务行为,相对于资本的短期影响,反而是对中高端白酒产品指向性更突出。
中高端酒“谈禁色变”
如果说中国人保财险“禁酒令”只是单一企业发布要求,仅引发行业热议,那此前“八项规定”出台,则直接让白酒行业结束了此前的黄金十年发展期。
时间回到2012年12月,受中央出台“八项规定”、遏制“三公”消费、倡导清廉风的影响,中证白酒出现回调。与此同时,企业中高端产品的销量也出现下滑。财报显示,水井坊2013年中高档酒营收同比下滑72.4%,酒鬼酒2013年酒鬼系列营收同比下滑分别为63.87%。
如果说,中高端产品线营收下滑是产品动销的缩影,那么产品终端零售价降低则正面体现了对于行业的影响。2013年春节,茅台价格从近2500元/瓶的高位跌至千元以下。
对此,业内人士则指出,近两年,“禁酒令”不是什么新鲜事儿,企业和行业也都见怪不怪了。而让企业不再如临大敌的原因则是白酒消费人群的深度调整。
东北证券研报显示,在2012年以前,政务消费在白酒消费占比中近四成,仅次于占比约五成的商务消费,大众的个人消费占比很少。到2016年,白酒商务消费、个人消费、政务消费的占比则分别为50%、45%和5%。
白酒营销专家晋育峰分析称,任何一个完全竞争的产业,自会形成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底层逻辑,不是简单一个禁令可以阻挡。何况类似的“禁酒令”早已有之且多次出现,白酒产业也在波折中不断发展,穿越了不同周期。
北京商报记者 翟枫瑞